黃朝湖藝術生活檔案電子書
3. 黃朝湖藝術生活檔案 我的多元思維與藝術風格演變 寧願做個失敗的「獨創者」,也不要成為抱殘守缺的「保守客」 文/黃朝湖 我的藝術創作,在 50 年代末期,就 從高中時就開始參加美術比賽,曾獲得 全省學生美展比賽大專組第一名,並入選成人畫家參展的全省美展,所以 是從傳 統花鳥山水畫轉向現代抽象畫創作,當時真的經過一番掙扎;60 年代我跟住在法 國巴黎的名畫家趙旡極通信,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啟迪,因為 60 年代我創辦的 「這一代」雜誌,就是以趙旡極做為封面人物,算是給自己的一種轉折和自信。 當然,那時的國際藝術思潮演變,也是影響到我創作的重要因素。 我六○年代早期的現代畫作品,深受紐約抽象表現主義及超現實主義影響, 以油彩加松香水在畫布上表現近似中國山水畫的趣味,並對黑色有強烈的感受, 企圖以黑白兩色來表現三次元的空間冥想。 七○年代,我對圓形的理念極為強烈,認為圓是宇宙的主宰,也是人類的希 望,所以常以大小不同的圓形,來敘說不同的意念。材料則兼用墨汁和水彩,此 時期也做了不少版畫,並曾以無意識的書寫,來渲洩非形象的衝動,創作上漸由 智性的構思轉入感性的抒發。我的作品出現多種樣貌,有水墨、有水彩、有版畫、 有膠彩、有造型,甚至出現類裝置作品,理性與感性出現了衝突與矛盾,總覺得 既不夠深沉,也不是自己想要的,倒是多媒材的使用,豐富了我自己的思維,也 擴展了更大的發揮空間。 八○年代開始,我深入探討東方繪畫創作思想與中國水墨畫問題,並回歸水 墨畫的創作。我發覺水墨畫重意不重形的發展空間極為寬廣,所以全心投入追求 畫面的氣韻生動和意境趣味的表現;在技法上,完全排除傳統僵硬的用筆方法, 改以潑、灑、沖、刷、洗、印、拓、染的自由技法,來展現具有現代感的水墨趣 味;在色彩上,則使用活潑而豐富的壓克力顏料,來強化水墨畫的筋骨。想以「非 法之法」來詮釋「非形之形」之美,以達到「得『意』忘『形』」之作。 九○年代,我到處旅遊,領略山川的靈氣,感受北國冰雪紛飛的脫俗,意識 到大塊墨韻的渲染,脫離了陽光下的色彩,非形象的墨染,已無法取代對宇宙大 地的禮讚和關懷,「無色」感的無奈,「墨色」的衰落,「墨情」的蒼白,漸漸被北 國白雪、赭樹、紅楓、青巒、藍空的豐富色彩所感動,而轉向線條與色彩的多樣 性探索,並跨越八○年代大塊墨暈的渲染。在架構上,我採取「氣韻幻生」的想 法,以非常理的佈局,配合幻境的推移為主軸,在怪異而充滿動勢的線條延伸中 向四方構思,再以「隨情敷彩」的方式,依情之所感而敷上豐富的色彩,並以多 層次的重疊和移情色調,來產生變幻莫測的色感,以達到神祕與超現實的夢幻趣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NDkzOTc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