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

63 第九篇 創辦雜誌為藝術 的創作與理想更透激、更具國際觀,埋下了我往城市發展、往世界舞 台邁進的心願,事實也証明,50年後我的願望逐步在實現,也獲得不 少成果,畢竟年輕時的夢想,要到老年時才能檢視是否成真。 對一個當時20歲出頭又成長於鄉下的年輕人來說,在台北600天 軍隊與藝術活動的精彩生活,加上在鄉下創辦這一代雜誌的磨練,確 實讓我的心智更成熟,作為更沉著,文筆更穩健,作畫更專心,尤其 返鄉後,我不但繼續畫畫,繼續寫文章,還出版2本著作(文星出版 社的「為中國現代畫壇辯護」和青龍出版社的「台灣當代畫家」), 還出國去日本,在台中舉辦第一次個展,同時兼任台灣日報編輯,後 來還搬家到台中市教書,並參與發起組織美術團體,可說忙碌中更積 極的投入藝文工作,深怕有負大家的期望。 當然,我想辦雜誌推廣藝術的心願一直沒有改變,1969年搬家到 台中的第二年(1970年5月),我就和小說家陌上桑、林恆嘉、洪醒 夫合作,讓這一代雜誌復刊,並且改為月刊。復刊後的「這一代」仍 然走文學藝術路線,由陌上桑負責編務,我則投入寫作和畫畫,記得 復刊號「這一代」第一期,我寫了一篇批判電視台美術教學不當的文 章,文題是「台視『大家畫』」該撻-從兒童繪畫心理評台視『大家 畫』。」刊出後,引起全國美術界的共鳴和撻伐,迫使該收視率極高 的兒童畫指導節日,在短短一個月內宣佈停播,真正發揮了文筆的威 力,成為美術界的佳話,我也感到相當驕傲。 不過,現實環境在中部地區還是沒辦法養活一本純學術的刊物, 發行二年時間只好停火熄燈,讓「這一代」雜誌再度進入歷史。不過 當時的那一代青年,如今都已步入壯年和老年,並且介入主流社會 和體制,在各個領域中引領風華,帶動全面性的起飛和發展;「這一

RkJQdWJsaXNoZXIy NDkzOTc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