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

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 64 代」的緣起緣滅,畢竟有其可貴的代價-改變歷史的代價,用心血耕 耘台灣藝文的代價。 1983年,我從教職退休的那一年,我又辦起了報紙型的刊物,叫 做「第一畫刊」,因為是當時台中市第一份出現的報紙型藝術刊物, 共四開2大張8版,以報紙採編、投稿、贈閱方式發行,全部自資和 靠刊登廣告收入維持,以報導藝壇展覽活動為主,同時提供國內外藝 術資訊,是用打字手編、銅版紙彩色印刷,版面清新,親和力強,由 於正逢經濟起飛,大量資訊湧入,所以發行量可觀,有時也會加版加 印,最多達到三千份,算是中部地區最有份量的刊物,尤其配合文化 中心和畫廊的活動報導,所以北部和南部藝術家來台中展覽,一定會 看第一畫刊,也會刊登展覽廣告,當時為興建省立美術館主辦的座談 會和專題性研討會,都留下珍貴的書面資料。 我在「第一畫刊」創刊號的發刊詞上以「藝術家精神上的 『家』」為題表示:「一位藝術家的終極目標,無非是成「家」(自 我風格完成)立「業」(被歷史所肯定),而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, 總該有一處容納自己傾訴和吶喊的園地,第一畫刊就是基於希望能成 為藝術家們精神上的「家」而誕生的。」頗能感動藝術家,也能喚起 藝術家共同來經營這個「家」。 「第一畫刊」第二期,刊出全省13位縣市長對文化中心興建和營 運的看法與做法,同時配有縣市長個人照片,成為各縣市藝術圈的焦 點,因為文化中心的未來營運,關係著各縣市文化藝術的整體發展, 每位藝術家都很關注,因此打響第一畫刊的知名度,也証明「第一畫 刊」不至於浪得虛名。 「第一畫刊」在80年代發揮極大的效益,尤其在台灣省立美術

RkJQdWJsaXNoZXIy NDkzOTc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