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
83 第十一篇 辦畫廊「團團轉」 全,並不輸給北部的畫廊。 經過半年的策劃和裝潢,中外畫廊於1977年12月3日正式開幕, 由林之助教授和美國新聞處長具學仁主持剪綵。開幕首展舉行「中國 當代畫家聯展」,我負責邀請參展畫家有李仲生、呂佛庭、林玉山、 歐豪年、林之助、楊興生、賴傳鑑、曾培堯、陳明善、吳昊、李錫 奇、吳隆榮、席德進、吳炫三等50多位名家,幾乎網羅了當時台灣地 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,盛況可說空前。 中外畫廊曾舉辦過幾項較特別的展覽,像「蘭嶼旅遊畫展」, 邀請畫過蘭嶼畫家提供作品參加聯展,前輩畫家顏水龍就曾參展一件 重要蘭嶼代表作;像「全國版畫展」,曾展出全國版畫界的精英作 品,還有丁衍庸畫展(他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創辦人)。雖然有賣 出作品,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,並不符合投資報酬率原則,是屬於叫 好不叫座,雖然畫展排得滿滿的,但由於不堪虧損,只能在經營一年 多後,宣佈關門大吉。對於那位熱心的企業家家族,我也只能說聲抱 歉,畢竟投資文化藝術事業,本來就是無利可圖,也無法預估風險, 只是他們家族的付出,改寫了台中畫廊業的新紀錄,人生的得失,有 時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,對陳中和先生夫婦,我是充滿了內疚與感 激,他讓我深深的體驗到經營畫廊的寶貴經驗,也凝聚了自己往後發 展的更多能量。 中外畫廊像一陣強風吹動台中沉寂的畫壇,從開幕時的抱持大希 望,到1年後的大落寞,自然有其天時地利的因果定律,也許當時的 台中藝文風氣,還未到達支撐商業畫廊存在的條件,收藏家仍以北部 畫廊做為投資藝術品的首選,也讓台中失去深耕的水份,這畢竟是莫 可奈何的事,只是中外畫廊的出現,影響了80年代台中地區私人畫廊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NDkzOTc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