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黃朝湖書悟入藝途生涯電子書
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 94 得到大獎的消息,不但在北京獲得重視,台灣的媒體同時有了報 導,其中得獎第二天,台灣聯合報刊出李可染大師參觀我的作品時的 合照,最教我興奮。李可染的畫作,對80年代的台灣和中國畫壇都具 有影響力,當時我們在展覽會場還特別談到壓克力顏料的使用,我還 承諾要寄壓克力顏料給他,可惜還來不及寄給他,李可染就在翌年春 天仙逝了,留給我無限的愧思。 在北京時,也認識了許多位當時最具聲望的水墨畫家:像吳作 人、黃冑、董壽平、朱屺瞻、程十髮、郁風、黃苗子、張仃、關山 月、劉勃舒、楊力舟、龍瑞、鄧林、董小明、賈又福等等,並且和他 們一起遊慕田峪長城,迄今仍歷歷在眼前。 帶著獎座回到台灣,更受到新聞媒體的青睞,民生報、聯合報、 中國時報、中時晚報、中央日報、自由日報和中國晨報都有詳細得獎 報導,有點像明星般紅透半邊天,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事。 但是我並沒有瘋狂,也沒有迷失,因為我深深的知道,中國是水 墨畫的原鄉,人才輩出,淵源流長,不是身處亞熱帶島嶼的台灣畫家 所能比擬,我是以一種前衛的思想和現代的風格迎合上評審委員的口 味而獲獎,實質上,筆墨和技法比不上從小擅於拿筆的中國畫家,唯 一不同的是,台灣畫家比大陸早20年接觸到歐美現代藝術思潮,自 由創作的思想比大陸來得更開放,因此,對我來說,得獎只是一種肯 定,也是一種鼓勵。 北京行給了我許多種思考,第一、水墨畫現代化的問題,第二、 色彩在水墨畫裡的角色催化問題,第三、台灣現代水墨畫的特性問 題。這三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好多年,也讓我從90年代起放棄再參加國 際美術比賽的念頭,自認為自己該做個歷史性的畫家,而不只是個得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NDkzOTc=